其邪三日,少阳受之,脉若大者,为邪盛欲传;今脉小,为邪衰程应旄曰:脉小则阳得阴以和,是邪尽退而正来复矣。此申上条详出其证也。
下利清谷,太阴寒邪已传少阴,即有身痛不可攻表。悸者,加桂枝五分。
下之未尽,仍当下之。湿家,其人但头汗出,背强,欲得被覆、向火,若下之早则哕,胸满,小便不利,舌上如胎者,以丹田有热,胸中有寒,渴欲得水,而不能饮,口燥烦也。
此篇所谓伏气之病,即四时令气正病,非四时不正之邪,与非常异气之疫邪也。兹少阴之水湿上逆,仍用真武以镇摄之,可见太阳膀胱与少阴肾,一藏一府,同为寒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