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全赖此表热,尚可救其里寒。 少阴病,脉微涩,呕而汗出,大便数而少者,宜温其上,灸之。
此属阳明,未经汗下,而津液已亡,故腹满、小便不利、渴欲饮水,此瘀热在里,非汗吐所宜矣。连用三自字,见胃实而无变证者,当任其自然,而不可妄治。
悸者加茯苓。夫栀子之性,能屈曲下行,不是上涌之剂。
若呕者,栀子生姜豉汤主之。今胃气虽伤,而余邪未尽,故与调胃承气和之。
其继也,发热而厥利自止,是为晚发。资始于肾,朝会于肺,肾气绝则脉不至。
石脂色赤入丙,助火以生土;余粮色黄入戊,实胃而涩肠。然此但言病机发现,非即可下之证也,宜轻剂以和之。